|
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29期 总第228期
|
| 发表时间:2025-09-10
阅读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
|
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29期 总第228期
构建“创美”课程体系 培养美好生活创造者——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三小学重构儿童地方记忆育人实践 重庆市江津区双福第三小学校90%以上的学生家庭来自外省市,面对儿童地方记忆模糊的隐忧与生源流动性的双重挑战,学校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智慧深度融合,开辟了一条“文化寻根—实践创生—社会反哺”的育人路径。 打造“创美”课程体系 以文化融合重构儿童地方记忆 学校以“筑溪”为行动理念,“筑溪”即开辟溪谷,以“实践性”激活儿童对双福新区的具身感知,以“过程性”呵护思维生长的动态轨迹,以“悬念性”点燃儿童探索热情,以“系统性”联结政校家社的协同育人力量,引导儿童在地方记忆的创生中实现意义构建与多维交互,实现科学精神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
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小学校 面向人人: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
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小学校坚持“培养真实、完整而富有个性的新时代人才”的育人目标,推动劳动教育课程标准落地落实,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和劳动任务群,构建“人人有选择”的课程体系,组织“人人能参与”的实践活动,开展“人人有成长”的星级评价,践行“人人皆可为”的育人理念,通过创新“三类课程”,发布“三张清单”,有效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打造“学校学、家中练、社会去实践”的实施路径,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体悟价值、创新实践,真切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指出,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艺术教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肩负着传承发展乡村传统艺术、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高校艺术教育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把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推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变革,使艺术教育在乡村振兴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今教育,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不能束缚人的思维发展,要着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为此,学前阶段要从儿童习惯的养成教育入手,打破传统观念,实现从培养“听话”孩子,到赋能主动探索的“创新”儿童的根本转变,形成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四步曲”。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学生已成为AI产品的重要使用者。学生借助AI开展个性化学习,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效率。但若使用不当,也会带来诸多风险,如对AI采集的数据保护不足,造成数据和隐私的安全危机;过度使用AI形成“算法依赖”,导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降;使用AI代写论文,使得科研成果的原创性下降、不可靠性增加,是学术不端行为;长期沉浸于AI环境,造成现实社交能力下降。
教育,民族之命脉;先生,教育之魂魄。慕前贤之道,逢盛世而起。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路口,我们该如何让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在校园、在课堂、在学生的发展中? 现在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执着于分数却不热爱学习,他们渴望交流却不愿意主动,他们在网络上谈笑风生却在现实里沉默寡言。是的,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有明显心理障碍的孩子,但是,这些看似正常的孩子,除了成绩,他们的生命自觉和幸福感不也应该得到呵护吗?在我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的父亲,大山深处的一个老教师对我说过一句话:心里要有每一个学生。我想,我应该去帮助每一个孩子跨越心中的山海,拥有成长的力量,爱的能力。
建设强国规划规划纲要在论述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和重要体现时,将“思政引领力”放在六种力的首位,充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擦亮社会主义底色、厚植立德树人本色、突显教育政治属性。立足学校,思政引领力如何落实在班级,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来到了重庆两江新区博雅湖霞小学,与班主任老师们一起探讨。
“欢迎大家来到历史长河的沉浸剧场,今天由我化身‘时空向导’,带诸位体验烽火岁月!”在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以全息投影开场。学生们戴上虚拟现实设备,“置身”三维建模复原的泸定桥战场。当“见证”红军战士惊险突围,在炮火轰鸣中成功夺桥时,他们感慨:“原来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如此伟大!”
清晨教学楼连廊里智能跳绳的嘀嗒声、冬奥大厅里旱地冰壶入垒的呐喊、傍晚操场上亲子马拉松的身影……这些日常场景,是山东省威海世昌中学破解“五育”融合难题的生动注脚。当体育跳出“45分钟课程”的局限,成为串联德、智、美、劳的“成长纽带”,“五育”融合便从理念照进了学生生活。 美育浸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创新美育育人模式
全国美育职业教育集团由57家中高职院校、企业组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鄞州职高”)凭借其卓越的美育教育成果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成功入选该集团并获批成为常务理事单位,学校副校长冯朋员当选为集团常务理事,为成员单位搭建了合作、交流、创新、发展的平台,推动了“美育育人职普融通、美育融专业相依共促、美育融文化相融共鸣、美育融社团实践共育、美育融双创相向共进”的美育体系建设。
画好家校社协同育人“同心圆”——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六中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侧记
不久前,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六中学(以下简称“兰州十六中”)八年级的“家长讲堂”开设的“中医智慧——班级健康日”“面对冲突,我们应该……”“美食之旅——中国八大菜系赏析”等课程精彩纷呈,在家长朋友圈引起了轰动,不仅学生学得开心,朋友圈看到的人也赞不绝口。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5年第29期 我们下期见
|
|
|
|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28期 总第227期
|
|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30期 总第22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