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10期 总第209期
发表时间:2025-04-01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10期 总第209期







01

 阳光报道


河南省郏县新城中学 “创新教育”赋能,绘就师生出彩人生


悠扬的歌声萦绕校园、青春的诵读鼓舞人心、潇洒的身影激情拼搏……这是河南省郏县新城中学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社团成果展示活动。在这里,音乐汇聚着感受、歌声传递着力量、书画表达着艺术、竞赛释放着青春活力。整场艺术节,学校学生表现出才华横溢、自信勇敢的个人风采,敢为人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彰显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校园氛围,书写着新城少年浓墨重彩的青春华章。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第二中学 春风化雨润教坛 满园桃李绽芳菲


1980年8月建校,1992年迁入原德江师范校址,2012年剥离初中部发展成普通高级中学……翻开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德江二中”)的校史,学校40余载的发展历程清晰可见。

德江县历来重视教育,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2016年,德江县投入2.55亿元新建德江二中,2023年学校升级为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



02

 师生成长 


用情感教育滋养学生的心灵——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


当下,学校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习得,同时关注学生个性的塑造和人格的完善。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只是知识储备的过程,更是个体情感发展与素养提升的过程。新时代的小学教育呼吁以情感教育滋养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更强可塑性的综合人才。就小学语文学科来说,小学语文教材选取了许多文质兼美、情感充沛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情感,这为情感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渗透情感教育,将知识传播与情感滋养融合起来,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品格的完善与情感的升华,引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做英雄教育的新时代接力者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一所学校和一个主题是绕不开的。

学习者,在仰望熏陶中获得精神滋养

时光回溯到1991年暑假,18岁的我带着师范生的稚气与对教育的憧憬,迈入了这所名校——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仰望教学楼,“高举英雄旗帜,走英雄成长的道路”一行鲜红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内心自然涌动出一种力量。这是一所有着独特精神气象的学校。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


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体育教学不再仅限于运动技能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自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要素,其培养变得尤为关键。自信是学生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的核心动力,因此,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自信的培养。



03

思政园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应坚持三个原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有助于重构教学内容、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方法、避免重复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各个学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增加师生和课程互动频次,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思考能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以满足学生的课程知识需求和生活实践需求。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各主体应当坚持三个原则。



思政生活化 一起“趣”未来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四附小”)运用系统思维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如今已是鲜花盛开,硕果累累。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统筹课程思政、实践思政、生活思政三大模块,共同服务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大目标。我们一起走进四附小师生们的“有趣经历”,一起感悟思政生活化的无边境界。



山东省栖霞市凤翔小学 深化家长学校建设融合创生育人新力量


“我是家长学校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学校以培养‘眼中有光、心中有爱、行中有德’的凤翔人为目标,组织一系列活动引领我们继续‘长大’。我自豪,我是一名凤翔人!”山东省栖霞市凤翔小学(以下简称“凤翔小学”)家委会主任在活动结束后兴高采烈地说。



“剧”照童年 “美”育人生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蝶湖小学在美育浸润行动理念的引领下,设计开发多项常态化全员艺术展演活动,其中最为师生、家长津津乐道的一项便是童话剧课程。



04

 教育创新 


嘉原四节:生态教育下的四季成长之旅


重庆两江新区嘉原小学校(以下简称“嘉原小学”)以“生态嘉原”为办学方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在这一理念下,学校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不仅体现在环境设计上,更贯穿于学校的课程设置、学生活动等多个层面。

叶圣陶先生曾说:“从事教育工作最要紧的是深切地理解儿童,承认他们像植物一个样,是有生命的,是自己能够发展的,自己能够成长的。”嘉原小学致力于唤醒儿童生命自觉,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精心设计了“嘉原四节”活动。



聚焦“四个提升”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凉山州金阳中学通过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提升办学水平


四川省凉山州金阳中学(以下简称“金阳中学”)因当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发展中曾面临诸多挑战。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金阳中学借助政策的春风,积极引入宁波镇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了“学校高效智慧管理、教师快速学习成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以数字赋能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5年第10期

我们下期见


编   辑|张爱静

审   稿|张堡盛

终   审|闫   丽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9期 总第208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11期 总第210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