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2025年第31期 总第230期
发表时间:2025-09-25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31期 总第230期







01

 阳光报道


以体育评价改革为引擎  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重庆市开州区镇东初级中学体育教育实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要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保证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体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强健学生体魄、锤炼学生意志、塑造学生人格的重大使命。



助力中学生放飞梦想


6月18日15时39分,来自广东省的25名中学生火箭爱好者,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火箭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一枚探空火箭,展现出我国中学生探索航天领域的创新精神。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第一初级中学 构建以体育人新样态


每天上午30分钟大课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第一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桂城一中”)全体师生都会以音乐为号,踏响“阳光跑操”的运动韵律。各班方阵步伐有力,身姿昂扬,展现蓬勃朝气。学校体育科组还创新设立了“跑操标兵班”动态评选机制,从精神风貌、队列整齐度、节奏把控等多个维度,对班级进行量化考核,流动锦旗的激励方式持续点燃全体师生的集体荣誉感。



02

 师生成长 


江苏省建湖县森达路小学教师徐友萍与病魔抗争,用爱浇灌学生 廿载岁月守讲台,十年肩雪化春风


在江苏省盐城市举行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江苏省建湖县森达路小学教师徐友萍走上领奖台,从市领导手中接过那沉甸甸的“盐城市劳动模范”奖章。这位身形单薄、目光却异常坚定的女教师,用二十年如一日的精耕细作,特别是与凶险病魔长达10余年顽强抗争的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人民教师挚爱护桃李的赞歌。



让教育回归理性与温度


近年来,教育惩戒相关问题屡屡引发社会热议。学校与教师面临“不敢管、不会管”的困境、家长与学生对“惩戒边界”与“惩戒效果”存在担忧,使教育惩戒成为教育治理中的一道难题。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下文简称《规则》)施行,《规则》首次以部门规章形式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定义、适用范围和实施程序,为全国教育惩戒工作提供了基本规范。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了《规则》的实施“细则”,既确保国家政策的精准实施,又促进教育惩戒在本地充分发挥育人实效。河北、河南等地也通过规范性文件支持教师依法行使教育惩戒权,推动教育惩戒规范实施。这些制度、实践既是对国家政策的落实,也展现着地方在教育治理法治化进程中的创新智慧。



校长办公室当是一间至简书房


我走过两所学校,承担校长工作职责16年,从初期的懵懂到日后的稳健,关键的体会是校长要读书。

从这个意义上看,校长的办公室当是一间至简书房。这间书房装着师生。历年的教师自然情况变更表是必备的,校长要常常翻阅临近退休的教师需要何种支持,新入职的教师需要什么帮扶,哪些身体有恙的教师需要提醒复查,哪些子女在读的教师需要更宽裕的时间,哪些研修学习的教师需要课程调整,哪些外出支教的教师需要关心帮助……同样,还要读学生,翻看各班级花名册、转入转出统计表、特殊学生情况表、家庭困难学生名单、学生社团参与基本情况统计表等,校长要据此确定走进哪些班级观察,采取何种策略引导暂时陷于低谷的孩子,怎样整合资源为孩子创建丰富的生命体验等。这一本本薄薄的统计材料,写着个体与群体发展的规律性、差异性和波动性,校长要怀敬畏之心审慎翻阅,从看似简单的有字处读至实则丰厚的无字处,以此开启沟通与激励之旅。



03

思政园地


多措并举提升红岩精神育人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运用红岩精神铸魂育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遵循,以改革创新精神充分发挥“红岩精神”育人作用。



师德是教师成长的动力源


西汉学者扬雄《法言·学行》中讲:“师者,人之模范也,无德者无以为师。”教育的浩瀚天地,教师宛如星辰,照亮学生前行的路程,点燃人生燃烧的火把。师德,恰似这星辰的内核,持续不断地释放着强大能量,成为教师成长最为强劲的动力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承载着语言知识传授、文化传承与价值塑造的重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既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传承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又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路径。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精准把握衔接要点,并创新教学策略。



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第二小学 向下扎根,乡土资源激活乡村教育


面对乡村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的课程单一、师资不足、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受限等困难,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第二小学依托黄河湿地、农耕文化等地域特色,从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和课后服务等方面创新,探索出一条“小而美、精而活”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之路,让乡村教育扎根乡土、面向未来。



04

 教育创新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推动党建“双强化”工程走深走实


八十载栉风沐雨,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校(以下简称“王朴中学”)始终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向而行,书写出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在建设教育强市的征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岩精神,薪火相传。一直以来,王朴中学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讲好王朴故事为载体,以弘扬、传承王朴母子“舍小家,为国家”的家国情怀为己任,采取校馆联动强阵地、党建统领强活动、思政融合强课程等策略,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助力“双强化”工程提质增效,为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贡献力量。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 以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导航”


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以下简称“宜宾一中”)聚焦生涯规划教育这一关键领域,积极探索创新,致力于为学生夯实成长成才的基石。宜宾一中针对以往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历经7年实践探索,构建起“全周期、全要素、全场景”的立体化教育生态,以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导航”。



山东省乳山市教体局“清廉学校”建设创特色见实效 廉洁润心 清风育人


在山东省乳山市实验初级中学组织开展的“妙笔扬清风,廉洁润师心”教师清廉书法展评活动现场,一幅幅“廉”字书法作品或清新飘逸、隽秀柔美,或雄健有力、顿挫有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围观与点赞。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5年第31期

我们下期见



编   辑|张爱静

审   稿|张堡盛

终   审|闫   丽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30期 总第229期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