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5期 总第204期
|
发表时间:2025-03-10
阅读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
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5期 总第204期
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主动服务融入“一枢纽三高地”建设,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首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区、首批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连续两年获得市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31项,位居全市前列。 聚焦课改抓“六化” 探索教改新路径——重庆市垫江县澄溪小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是核心素养,关键在课堂教学。近年来,重庆市垫江县澄溪小学校坚定不移地将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命脉与关键支撑,围绕“放飞七彩梦想 开启阳光人生”主旋律,以深度教学、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不懈探寻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逐步探索出了“六化”课改新路径,推动学校教改实验见成效。 平凡岗位写华章——记陕西省汉中市幼儿园轮岗支教教师丁俊萍 在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教育战线轮岗支教团队中,有这样一位教师:喜欢讲故事,被孩子们称为“故事王”;学习生活上善待孩子,被家长们称为“爱心老师”;关心关爱青年教师,被同事们称为“知心大姐姐”。在平凡的轮岗支教路上,她用一颗对幼教事业的赤诚之心,书写着一个个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动人故事。她就是陕西省汉中市幼儿园赴略阳县徐家坪镇中心幼儿园轮岗支教教师丁俊萍。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宋晓红 用泥巴,为学生打开一方天地
“把泥搓成手指一般细长,然后再轻轻地裹起来……”一阵温柔细腻的声音入耳,说话的正是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宋晓红。不一会儿,一个佛手造型的泥塑便诞生在宋晓红手中。这堂课是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社团课(以下简称“婺州窑社团课”),教室就设在学校的智者瓷社,这里不仅是学校融合传统文化与专业技能的创新实践基地,也是传承古窑技艺和非遗文化的薪火之地。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正阳路小学以数字化推进体教融合“菜单式运动处方”让学生运动更科学
少年强则国强。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转型的新时代,智能科技的飞速发展加快了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越来越多的学校引进智能设备辅助教学,“科技+体育”的新型体学教育模式也被更多的学校接受和使用,从而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育赋予了教师尤为特殊且极其重要的使命与责任,立德树人应是教师坚定的行动,需要在生命中永不褪色地坚守,在成长之路上一次次“领悟”。 正如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我们要“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回望自己20余年来的教育之路,我怀着一定要把学生教好的朴素愿望学做教师,用行动诠释自己对立德树人的理解。
让每个生命在阳光下绽放——山东省临沂市朱夏小学德育文化建设走笔
在初冬的校园里,和煦的阳光洒在地上,金色的银杏叶随风飘落,翠绿的雪松矗立着,学生那欢快的笑声响彻在操场上、教室和走廊里……这就是山东省临沂市朱夏小学。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打造以阳光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了阳光德育育人文化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路径和模式激发学生的德育活力,拓宽德育渠道,着力培养全面发展、各有所长的阳光少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家校社协同育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积极探索了将党组织作为贯通各类教育主体的共同核心力量,为高效实现协同育人提供坚强保障。党建引领的生态共育,是家校社协同育人适切的实践路径。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家校社协同育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积极探索了将党组织作为贯通各类教育主体的共同核心力量,为高效实现协同育人提供坚强保障。党建引领的生态共育,是家校社协同育人适切的实践路径。
早上,女儿一起床,妻子就已经在厨房做她喜欢吃的鸡蛋面饼了。不一会儿,面饼煎好了,豆浆也制作好了,妻子连忙喊女儿过来吃早餐,不然面饼凉掉就不怎么好吃了。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 奋楫扬帆绘科技画卷 着眼未来育品质少年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始建于194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厚的小学。学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为学生办一所有品质的学校”作为核心使命。学校以课程建设为支撑点,在夯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品质教育育人体系,构建体育、科技、艺术、阅读、劳动五大类课程,并与学生十大品质基因有机结合,努力培养有梦想、强本领、勇担当、敢创新的品质少年。
硬件与软件并重 课程与师资共进 活动与社团相融——重庆市石柱县开启区域中小学科学教育革新之旅
在无人机的翅膀上学习如何驾驭风的力量,在天文望远镜的镜头下学习捕捉宇宙的脉搏,在实验室器皿中感知化学反应的奇妙……重庆市石柱县坚持创新科学教育方式,进一步拓展青少年的参与体验、学习理解、实践运用路径,做到硬件与软件并重、课程与师资共进、活动与社团相融,实现学生科学思维、科学兴趣、科创能力一体化推进,开启区域中小学科学教育革新之旅。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5年第5期 我们下期见
|
|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4期 总第203期
|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6期 总第205期
|